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主要指出了國家做一件事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而打仗則需臨危不亂,以智取勝。

曹劌論戰的第一個啟示便是人民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麼重要。在開戰前,曹劌以「肉食者鄙」的原因入見魯莊公,下文也以事實證明了魯莊公和其他「肉食者」和相比起曹劌的「」,顯示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大臣在一些方面不一定比普通的老百姓有能力,因此應虛心聽取人民的意見,才能集思廣益,有效辦事。之後曹劌問起憑什麼而戰,又否定了魯莊公的「小惠」和「小信」,指出要得到人民的信服才能作戰取勝。從讀曹劌論戰,可看出當時已有「以民為本」的思想。無論國君多有能力,大臣多有才華,國家多有資源,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聽不到人民的意見,都不會成功,因為少數人的能力比不上全國人加起來的能力,少數人的才華比不上所有人加起來的才華,正如俗語所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許多人一起努力的結果總是會勝過少數人。

最近發生的「阿拉伯之春」便是這種情況的一個例子。以利比亞為例,之前的統治者卡達菲雖然是一個獨裁者,但不能否認他的能力,他在利比亞執政四十多年,身邊也有支持者和軍隊的幫助。可是因為人民的怨聲四起,令一開始看上去不可能成功的起義軍隊最後成功奪權。人們可能會說卡達菲政權的顛覆是因為有其他國家的介入才發生的,但要知道其他國家,比如美國,因為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壓力,只會支持民心所向的一方。從這能看到,曹劌的理論現在依然合理。

可是多數人支持的意見就一定是對的嗎?我們從歐洲債務危機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以最近陷入財困的塞浦路斯為例,當地的政府需要自行籌集六十億歐元才能獲得國際出資一百億歐元的緊急援助。六十億歐元對於面臨經濟崩潰的塞浦路斯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這是讓塞浦路斯脫離危機的最低要求。為了籌到這筆款項,塞浦路斯政府提議由每個銀行戶口徵收約一成的稅,以所有人的貢獻幫助國家走出危機,以防經濟的打擊令人們陷入更嚴重的後果。但這個方案受到了人們的強烈反對,沒什麼人會願意白白掏出自己十分之一的積蓄。最後這個方案沒有在塞浦路斯的國會通過,塞浦路斯政府還仍未找到方法籌備那六十億歐元。且不說從銀行戶口徵稅是否合情合理,我們從希臘、西班牙和現在塞浦路斯處理財政危機的種種困難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多數人的既得利益無法被保障的情況下,想要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只會令人無法做出決定,導致最後反而無法保障人們的利益。